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HK] 樓市神話: 當醫生買不起樓、許文彪刪一傳十、富士山下變富豪山下 (三之一)

[前言之前言: 本篇要是我像上半年那樣忙,根本不可能出來-這篇可以出來,絕對是命運]
前言:
這篇網摘難寫-不是一般的難寫,而是非常難寫 (而且還沒完)
因為,這個現象的背後的,是一條超廣大的戰線
眾多文章之中,雖然部分論點未能完全認同,但至少反映到一部分事實。
甚至,錯誤本身也有所啟示-簡單來說,以偏概全。
導讀:
基本上除非特別說明,請儘可能正文和回應(Comment)一起看
(反過來說就是,說要看的一定要看...)
但要小心的是部分回應已成戰場,謾罵者眾,請大家儘可能保持客觀
一切因為一份漠視民生的施政報告、一個電台節目的call-in、肥醫生在明報一篇文開始...

導火線: 「醫生都買唔到樓」
請特首回答我
我買不起樓
這兩篇提供的背景資訊很多,所以很長...(下引自「請特首回答我」)
今日的年輕人根本無樓可置,無飯可食!買樓要首期﹕今天很多年輕人仍然為償還大學學費以及持續進修的開支,為各大高等教育機構打工;就算讓你儲到首期,但很快你會發覺,你所預備的首期永遠追不上樓價的升幅。能夠做九成五按揭的,往往是動輒二三百萬的物業,並非月入五萬的兩口子家庭所能負擔,就算選購看似較便宜的舊樓,也找不到銀行提供足夠的按揭。
置業之難: 學費債、升幅無法追上、按揭難
這幾年來,香港所興建的新樓,還打算給香港的新一代居住嗎?我不想住什麼宮殿或皇庭,但發展商卻硬要我權充君臨天下富甲一方的氣勢。我一個月的薪金恐怕也買不起其中一個單位的馬桶!
上車者心聲,也證明了市場的扭曲
重建區的發展項目根本無助改善原區居民的生活質素,因為呎價往往與豪宅地段無異﹕貧民區醫院門外有一座以紐約自居的重建項目,頂樓呎價竟然達一萬元一呎, 但兩步之隔就是劉德華吳彥祖拍《門徒》這犯毒臥底故事的場景,難怪仍有三十五元一呎的板間房出租!這些新樓,把新一代香港人趕盡殺絕。當香港的土地不再屬 於香港的新一代,你教我們怎會對這城市有歸屬感?
重建不是回饋原區居民,只為地產商服務-是以,重建無助解決問題
請特首告訴我,今天香港,至少是獅子山以南,是否已經成為內地投資者的殖民地?對我們不符合資格申請公屋,也沒有機會買居屋或夾屋的一代,在獅子山以南建立安樂窩難道已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樓價變天價,是因為投資移民的瘋狂買賣,與地產商狼狽為奸
但在土生土長的地方建立一個安樂窩,在繁重工作過後能夠休養生息,在風雨飄搖的日子有瓦遮頭,究竟有什麼錯?這個個平凡且卑微的願望,難道與獅子山下的第 四代香港人無緣?連有經濟能力的第四代專業中產,也淪得如此下場,我們一眾年輕人,還可以對明天有什麼期盼?對未來有什麼憧憬?
這句堪稱道出了一眾年輕人的心聲
本篇戰到九彩...原因看下面兩篇
Comment Pick:
| Qwerty
我呢啲離兩萬月薪好遠既非專業人士大學畢業生實在唔會明白,我想個市跌,但都只係放眼喺你地唔想搬入去既新界西北。能夠有非港島不住呢個怨念實在令人羡慕
| 飛蚊導彈
有樓的人想它升,無樓的人想它跌
從來都是對立的關係

經歷過九十年代末經濟低谷的香港人
看見有人要求政府平抑樓價,都會想起當年淪為負資產的滋味,對這種訴求反感,可算是人之常情吧….
感想有二:
1. 不了解肥醫生的苦心和同理心
2. 二分法,以偏概全 (有樓者和無樓者為什麼一定是對立? 居屋的作用是不是忘記了?)
精選 (大量資料補充)
#Show Long Quote
其實有太多批評者都缺乏同情心和同理心-如果多一點包容和理解,根本不會戰到九彩。而且有太多人不去做case study,「殺到埋身仲未知死」
Comment Link Pack
香港「倫敦化」的社會寓意
香港不止是倫敦化,有更多是日本化...(見M型社會及社會流動性)
群賊系列(3)-大家快D嚟炒泡沫
命中部分核心,但不夠深入...
另外,現在的豪宅升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陸放寬信貸,很多企業和人拿錢來炒樓,他們買野眼都唔駛眨眼,炒貴了豪宅,crowd out了部份本地投資者,他們很有可能會轉向面積和位置差一點的物業
不論「他們」指的是本地人還是內地人,那一句都是可能發生/已發生的事,後果這不是說笑的...(另文)
...香港人不知為什麼對「結婚等於買樓」有一種接近信了邪教的迷信,在他們的字典裡是 沒有租樓的概念,而買不到樓的時候便怨氣沖天...
買樓信仰另一表現
大家應該準備罵我涼薄了。最後,不說地產,說一點政治。

如果一個地方有一小部份人可以不停把身家滾大,而其他人愈來愈難加入這條快車道的話,收入差距愈來愈大的話,這個社會的怨氣一定愈來愈大。

另外,如果一個地方的愈來愈難得到那種推有恆產的安全感的話,愈來愈難得到那種「安居樂業」的滿足感的話,那地方的人的向心力應該會愈來愈低。拿老共的說 法,宗教是精神鴉片,而安居樂業這教派的迷信,應該是人民安定的強力鎮靜劑。這也解釋到為什麼港英會在六七暴動之後開始攪公屋和之後的居屋計劃。

一心攪起益唔到一般市民的地產泡沫的政府,把香港這地方人民的最重要精神鎮靜劑拿掉,人們不再鎮靜,下一次有什麼政治風波,把怨懟燃點的話,結果可能no eye see。
No eye see now.
供樓
好多租樓的朋友,每隔一兩年就要搞搬屋。有自己的地方,始終煩少一件事。而且住在同一個地方久了,對那地方的感情、鄰里的關係,也是很寶貴的經驗。

我想說的只是,我希望住屋不要那麼貴,居屋入息限額不要那麼緊,申請條件不要那麼苛刻,把稍稍有能力供樓的人也迫到要買私人樓宇。

我只是要有一個穩定的居所,而不是一個會不斷升值的地產項目。

我要的只是一個家居,不是一個投資工具。
如果大家不把樓當作投資工具,租樓者就不用經常搬...大家求的,只是一個家而已
杜大衛﹕沒有泡沫? 曾特首居於哪個星球?
由於北京已啟動了4萬億元刺激經濟方案,事實上數以十億的人民幣已投放在香港和內地的樓市和股市。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調查估計,今年直到目前為止已有超1000億港元資金流入香港。我們的監管機構亦已經注意到這點,他們已經用了數十億美元,使兌換率維持在聯匯的範圍內

這些湧入的現金解釋了過去6個月超過80%的股價上升,亦是樓價飈升至大氣層的直接而明顯原因。當房地產投資者可以在銀行以同業拆息加0.8厘進行按揭(近6個月銀行同業拆息維持在0.41厘水平,即按揭成本只是1.2厘),買樓而非租樓的動機實在難以抗拒

這是一個不可能不爆破的泡沫因為這些有利買家的條件不可能持續。當用作刺激經濟的現金用盡時,內地買家的不穩定資金亦然。隨著希望全球經濟能在明 年第二季度開始復蘇,利率將大幅上升以防範通脹出現的危險,而這正是痛苦的根源。若投資者以1.2厘的利率進行按揭,那即使利率只上升0.5厘,每月按揭還款額就已經上升超過40%。能夠負擔每月2萬元還款額的投資者可未必負擔得起每月3萬元,最壞的情况是會有斷供的情况出現,最好的情况將會是買而不租的欲望將會下降,但可能是大幅下降
對於供樓者這是很大鑊的事,然而對於內地投資者而言卻不是有那麼大的傷害-他們是付Cash的。

拆彈: 出路在何方?
憧憬自由之丘:「買樓信仰」為香港中產作繭自綁之死結
中產信仰之死結在於: 放棄目前你可以掌握的生活質素,去追逐一個虛無飄渺的幻想
有人為了這種「自我良好」的優越感,寧願花400多萬住在建築700呎,實用400多的「豆潤」君匯港,也不願以140萬購入一個相隔一條街、實用面積550呎、有電梯的舊樓單位,這種「提升生活質素」的自我折磨,你說怪得了誰?
優越感是虛幻,生活質素才是現實-中產不再復存,香港正步日本的後塵:M型社會化。下流社會成為香港現況
窮得只剩下樓
應該放棄的,是以居所超級穩定作為終生目標的思維。只要我們肯放棄點點居住的舒適,我們的血汗錢,除了購買樓宇,還有更值得支持的商業活動。新一代永不翻 身,其一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的錢大多送到大商巨賈,而不是用於支持年輕人,冀望堀起的小企業。 Lifestyle 也太接近大商賈睇死我們的樣子:消費主義、貪舒服、怕困難。
Comment Pick
  1. 以政治角度而言,一個大部分人都無恆產的地方,是不會穩定的、居民亦缺乏歸屬感。這也是李光耀之所以要令大部分新加坡人都可以買屋的原因。
  2. 香港有點不同,因為香港人有種「圍城意識」

    大陸人和台灣人(甚至日本人)有到處走的意識,是因為地方夠大,他們本來就有一大片可以隨意遊走的地方,香港除了去澳門之外沒甚麼地方是不用旅行證件的(碰巧香港人亦當澳門是後園,港澳人互通亦不覺突兀)。

    其實香港是個沒圍牆的大城寨。
所以,我們可以逃到什麼地方?
應玩則玩
這篇事實為主,觀點次之-大家恨大跌市,但在歷史會循環之下,所造成的悲劇無助解決問題-買樓時,只怕低處未算低...
...人心肉做,全港業主經歷八萬五一役,也深明往地獄之路往往是由片片好心鋪成?就是董伯伯當年對無殼蝸牛的憐憫之心及堅毅不屈的長官意志,摧毀了港人歷代對磚頭的信任。好不容易才捱過「負資產」年代,樓市這碼子事,還是別太玩鋪勁好。那種硬著陸兼骨牌式的災難後果,誰擔當得起?
...但推倒它,市民就會買到樓嗎?沙士時期已證明,樓價愈便宜,反而愈少人置業。
而且,香港正正重蹈加拿大、澳洲的覆轍...
但開放型經濟就係咁。當年香港移民一窩風到加拿大投資買屋,推高人地一直平平無奇的樓價,基本上買起成個scaraborough,甚至markham。當地人結果愈住愈北,有咁遠搬咁遠,而隨後,highway也愈上愈北。
加拿大人可以北上,我們可以走到哪?
蝸牛的權利
本篇追comment好了,未戰完的...另外有篇更長的comment在這裡
居屋,不是私樓
對,這根本是兩個市場,問題是,政策為什麼把一個個只求穩定居所的市民,都驅趕到購買私人樓房的市場?把他們本來可以用來生活得好一點的少少薪金,都用來投放在上車盤,然後日日捉襟見肘地生活?他們未必想要用樓房來投資啊!

世界要癲,就任讓他們癲吧,不要把不想一起癲的人拉過來一起陪葬
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許就是那不能炒也不能受境外投資影響的稀少市場-居屋
另,本文可觀的,還有那個Facebook 討論
Here I live
奈何香港 (或者現代城市) 信奉自由經濟,乜都得自由套現,家園也要變賣抵按,咁先可以賭舖勁,按揭吐現正常不過,屋企也不過是一個價而已。
本篇啟示: 中產以至上流生活,不一定有樓才有。香港,死在太單一價值
Regulator ?
要是現在政府發債給新中產去接天價貨,就是沒有買到教訓了。但市場會否自己調節到低水平?我們反而要質問政府如何規劃土地價值和供應。那些主張政府放任市場的人,竟然想掩飾政府在市場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何其蠱惑。

要是政府有心穩定樓價,約莫在零六年,就要實施政策,嘗試對準壯年人口的入息中位數,調控樓宇呎價中位數。如果政府拋得出這兩個數字的關係,以及穩定這個系數的決心,人們還有何話可以說?」
如果樓市問題只是個別年青人的主觀情緒誤判,這情緒病只會是過渡性的,還會益了中介商人。他們的本質該是又想買又不懂得如何去買,而不是真的沒有能力買。然我們也知道另一種人的主觀情緒,就是想旗下物業持盈保泰,他們不會甘心給別人低價上岸拖低自己的利益,除非他們本身失去創富能力,而年青人卻反過來忽然不窮。

試問,年青人如何能擺脫對成熟人口的經濟依賴,團結創富呢?總不能靠屬於成熟輩的長官們吧?抑或根本不該去創富,而去創造更斷裂的實力差?

要是人們那麼需要土地,又覺得土地是自己的,他們可有想過群起爭取?不去爭取又不走,是文明枷鎖,是怕解放軍,還是退一步已經海闊天空?
不過最具可觀性的還是下半場的香港神話...Well,最後還是訴諸歷史洪流乎?

撥霧: M型社會
死水裏的醫生律師
也許激烈不是問題,問題是競爭到最後,那個終點永遠向後移。
教我如何愛上M型社會?
本篇點出兩點,一是討論分裂,二是有一個很重要的事實:
我發現,我們無論怎樣討論,還是承繼著我們上一代留給我們的所有。

肥醫生的切入點可能會引起誤會,但無論如何,在香港,「置業安居」像「地心吸力」一樣是常識;另一種常識是:專業人士在社會上是有一定的地位的,他們對社會有要求是應份的。

可是,留言所持的價值我們也不陌生。第一類是「冇錢咪唔好買咯」。第二類是拿了福利就請貢獻社會。

還有一類是:經濟和樓市的關係密切,我們此等小民就只好努力,而且我們還有許多選擇:租樓吧!忍耐細單位吧!一兩個小時遠程通勤吧!

這些留言熟口熟面。因為本質而言,這與施永青先生好些年之前說「買唔到樓係你無能」沒有分別。

這也許是一個「M型社會」進行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例證。中產不會突然出現,也不會突然消失,只會慢慢被侵蝕
最重要的事實:
香港中產沒有失去競爭力,只是失去累積財富的機會,完全沒有分配的機會。這不是肥醫生的問題,而是所有人的問題,因為我們有一個香港信條消失了:我們不再會因努力可以致富。原因有二:一、「買樓」不再可以「勤儉富」;二、不但不可以「富」,連拉車邊的機會也消失了。就像我上一篇說:競爭激烈不是問題,問題是終點永遠向後移。
月球上的M型生活
在肥醫生處留言的,有些其實沒有看明白他的眼光:如果我們這一代的專業人士也有這種感嘆,那是一種怎樣的世界?

他們都會覺得財富應該是按能力分配的。這個情況,可以問他們的問題是,現在我們分配財富是按哪一種能力分配呢?如果不是對社會的貢獻,如果不是過往對學業和事業的努力,那麼這種支配財富分配的能力,對社會是否公平呢?
對曰:按炒賣能力分配,按炒賣的資本分配。如果社會只有一種向上途徑,未來絕不樂觀 (aka. 社會流動性喪失)
我們活在一個新世紀:一個由資本家和有知識和無知識的勞動者對立的世紀。
買不起樓,不是無能,而是環境改變-價值觀的差異確認了世代洪溝

戰端之一: 世代洪溝,第三代 vs 第四代
還有千千萬萬個許文彪(上)
還有千千萬萬個許文彪(下)

特首及其下屬皆深信樓宇並不是生活必需品--沒錢的可以選擇購買一些舊區或偏遠地區的二手單位,甚至選擇租賃樓宇。...可惜的是,他們的想法,往往忽略了一個客觀現實--香港早已脫離發展中地區的生活水平,而他們眼中的草莓族所提出有關居住問題的素求,早已不再停留在生理需求層次,而至少到達追求生活穩定的安全需要 (Secirity needs)層次,甚至是追求社區歸屬感或人際關係網的社會需求(Social needs)層次。

正因為這種源自不同世代之間的思想落差,當本港出現年青醫生律師投訴供不起樓的新聞時,社會是傾向族群撕裂互相攻訐而不是同心攜手解決問題。
於是,肥醫生兩篇文戰到九彩
身分對調
這才是最令人憤怒的地方:一則「何不食肉糜」,二則心底裡其實認為香港人不配有生活,沒有生活,只有「上班,乘車,睡覺」的人生循環是正當的、應份的。
沒有生活,只有生存,香港精神
買樓的迷思
肥醫生的討論串之所以那麼熱鬧,是因為他「其身不正」。他絕對有能力買,不能稱為無產階級,卻為他們發聲,投訴買不到樓。
這篇是典型回應之一...未認清現實
一認真,你就輸了
如果有人到而家都認為香港係公平,公義,公正的。你認為別人窮是因為他們不努力。如果你認為自己可以置身事外,因為你生活安好,完全漠視他人痛苦。如果你還認同七十年代香港人的價值是完全正確的!

我告訴你們,你欠缺的是人最高的價值,良-知。
涼薄至此,除了無良還可以說什麼?
偏偏,有一堆偽中產、投資專家、甚至特首正是如此 (見下)
22/10 恥笑自由搏擊指數:5
還是那套香港神話:

傳統『香港精神』認為香港人肯捱肯摶,自力更生便有出頭天;但今天的香港階級流動停滯,青年人不是墮進無止境自我增值的怪圈,便只能在低技術工作短缺的勞工巿場中掙扎,兩極化的勞動巿場抹殺了突破的可能性。


把上世紀八十年代脫離現實的神話在廿一世紀重複又重複,不是白痴就是把聽眾當白痴
---------------------------------------
王弼名句:醫生律師有十年時間買樓,他們買不到是他們的責任!
事實:人人都有十年時間去等樓價跌嗎?其脫離現實和涼薄,和曾特首無異。

王弼名句2:你一定要買天匯(貴價樓)嗎?
事實:別人在說的是連一般樓都買不到。
---------------------------------------
一般樓價高的原理:
1.內地人來香港搶貴樓
2.原來買貴樓的香港人現在買不起,要買次貴的樓。
3.同上直到天水圍的平價樓。
---------------------------------------
感想:
#sosad: 香港掌握在一群脫離現實的人手上
#angry: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 為了供樓要犧牲一個人最寶貴的二十年,「咁叫做公平咩?」

戰端之二: 社會流動性與階級
買樓問題 = 八十年代生問題!
一個八十年代生的感慨
升職不再代表地位提升,你的上司仍是你的上司,只是你做的工作多了,責任多了,但功勞仍然是上司的,責任依舊是你的
八十年代生已經對買樓絕望,對結婚存在恐懼
八十年代生看不到未來,目標只是生存,只要好好的生存,找到一份可以養活自已,收入穩定的工作,這已是最大的目標
六十年代生說自已沒有機會讀大學,七十年代生說大學學位不夠,八十年代生卻說讀大學只是惡夢的開始。一般的八十年代生念完大學得到證書外,還得到負債十幾萬的財務狀況。工作上早已沒有職位,剩下的只是低技術或比較低級的工作,學歷、工作、薪金已經不對稱
社會欠缺上下流動,升職依靠的不是能力,是關係,是輩份。八十年代生看到的就是這樣的遠景,這樣的工作環境。
當二十多歲的看不到出路,更年輕的將來呢?
與曹仁超對話
年輕人不反叛就冇資格做年輕人
從上一篇的comment撿出來的,道出每個時代的困難與現在的既得利益者心態
第五代香港人
安全地帶
上一代,怪責我輩前,請聽小燦等說多句。太多案例,讓我們自小深信,香港是個不容你犯錯的地方。唸大學選錯科,第一份工入錯行,從此一事無成,鬱鬱而終者,我們見得太多。

況且,年青人早就知道,除長俸公僕外,就算沒有金融海嘯,世上已無安全地帶。資訊發達,各行業再不能依賴以前,靠資訊不對稱去維持運作多年的經營模式。行業新陳代謝的頻率,遠較以前高
也就是說,穩定出路,已不存在
近來怨氣特別多(之二)
事實是:近十餘年大學畢業生大幅增加了,但整體社會經濟的增長郤慢了下來,七八十年代經濟高速增長變成了歷史。當時還有移民潮,向上升職加薪的機會就更多了。
現在呢?加薪無望,升職? 社會流動性逐步喪失。
一條龍
於是有錢家庭的孩子,在這種拔苗的催谷下入名牌幼稚園名牌小學名牌中學名牌大學名牌公司,窮人的孩子管你天分多高,在這種奇怪的競爭<按:五歲三級鋼琴>之下逐漸失去了競爭力。

直資學校的越來越多,雖說是希望為學校爭取多些自主權,算是對僵化的教育政策的一種無聲抗議。但就我目見耳聞所知的直資學校彷彿都變成一間企業,逐漸失去教育的本意。直資學校都會對外強調有教無類云云,可是幾年下來,窮人孩子都不會去自討苦吃,學校慢慢變成貴族的樂園。

從前我的同班同學之中,有好些都住在公屋,甚至有板間房的。現在的紈絝子弟,出入都有名車接送,算是一種進步了吧?

香港變得很恐怖。恐怖的不單是我們有做事希奇古怪的高官名流,還有我們那種視扭曲為理所當然的麻木,將孩子推入一堆軋人的齒輪咬得碎裂而沒有感覺。
貴族出現、優秀學校不再為窮學生服務,社會流動性進一步減低-也製造更多未來的對立
這就是階級!
愈來愈多傳統名校轉為直資,結果是一般中下階層望而卻步--卻步未必因為成績不夠好,而是沒有了一個統一機制讓教育水平不高、社經網絡欠缺的家長參與,那些 面試和那些學校的氣氛把他們都嚇退了,於是乎名校的學生的階級成分變得愈來愈單一。當然你會說名校會提供將學金、學費減免給最優秀的基層學生,可是相對於 以前統一派位,來自非中產、非富裕階層的Band 1學生是多了還是少了?大家心照。

直資政策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他們的學費不菲,不在於 他們的階級成分愈來愈單一,不在於他們把中下階層屏除在外,而在於他們是受政府資助(即是所有納稅人),但收生可以不跟官津學校一起玩,於是變成圍威喂的 階級會所。你有本事攪一間私校,不收政府一毛錢,我話知你收邊個個仔個女。但你收了政府錢,就學機會卻不是向全個社會開放,這就是問題。
這不是不公義這是什麼?
<No title>
他<教授>不會社會學,不明 社民連議員抗爭背後原因是為了爭取社會公義,不明多少窮人因不公義而吃苦,不明白根本沒有任何所謂「正途」可以爭取窮人應得的公義。他的說話,彷如以高高 在上的姿態冒犯窮人
他們<窮人>卻不同了,工時比我多,薪金比我少,而且一般香港人對他們的論述,是說他們活該的、自找的,從沒想過誰令他們窮困、誰令他們工作十小時月入只得數千
貴族不會理解貧窮,因為他們不曾感受到不公義,甚至是不公義的製造者
何喜華 @ 薇微語
1/2 李小薇訪問何喜華 @ 薇微語 RTHK 2009-10-13
貧窮令社會更缺乏包容,但可悲的是富人察覺不到
窮人面對窮人: 窮人面對窮人,往往是窮人踐踏窮人(仇窮)
窮人踐踏窮人,社會缺乏包容<涼簿>,政府一手造成<沒人性、官僚>
窮人承擔後果: 商家為廉價勞工阻止免費教育→教育程度低者投身社會,陷入今天的困局→難以與時並進、不自力更生、沒讀書(缺乏機會)→自食其力工作,拼搏一生,政府擔心要福利,指控:不自力更生,不與時並進→公道嗎?!
窮人=懶人: 窮人絕非懶人,只是現在想做沒有機會
為富不仁:富人懂得隨時向政府施壓,生意不好對政府興建公屋居屋諸多阻撓;大財團工時長剝削基層員工家庭生活
2/2 李小薇訪問何喜華 @ 薇微語 RTHK 2009-10-13
經濟發展無法令低下階層受惠,因為有不公平不公義的社會政策、不公義的經濟政策(傾斜少數資本家才玩的起的行業:金融物流-投資炒賣者賺)→以此經濟狀況,窮人沒出路 (i.e. 以前可以捱出頭,現在沒有:產業不屬低下階層、社會對窮人持負面觀感)
加人工 冇你份?
<日本>但由於經濟停滯不前,年長的同事又不願離開高薪職位,使很多年輕人的崗位,多年都沒有加薪及升職的機會,進入了窮忙族的困局。他們無論怎樣努力,薪金也只是勉強足夠糊口,更不要說買房子了

...所以香港人收入並非沒有增加,只是沒有普通打工仔的份兒吧!
We are working poor.
日本的「格差」與香港在職貧窮
「我說過很多次,格差社會不是問題,人出生本身就不是公平的。但格差社會被鎖定了,就是問題。」
可悲的是,家長們仍是相信烏托邦的一代。他們一直鼓勵孩子拼命學習,以獲得名校文憑,實現幸福生活。
在日本的人生馬拉松比賽中,一旦離開了「跑道」就很難再回來了
社會流動性喪失、世代洪溝、社會不公,三者加起來就是秋葉原殺人魔
也許,那些從天而降的鏹水樽並非一時的魯莽,而是真正的爆煲警號...

真正戰火: 社會穩定性
〈樓影夜話〉原文:24/10/09《蘋果日報》專欄「黃金冒險號」
衣食住行,西方人士對『居住』最重視:一家四口,要多少空間,有一座花園,這是基本人權。少了一呎,他會跟你拚命。家家戶戶都喪失了空間,就會起來造反。
革命是暴力,要有魅力領袖誕生,還要眾星拱月,四周有幾個理論家。當年俄國,也因為土地而爆發革命,以列寧為中心,四周有布哈林、托洛斯基、基洛夫,全是響噹噹的人物。 香港這個地方,從割讓的第一天開始就定了性,是一個小男人遍地的中間人抽水城市,這樣的社會基因,與革命的土壤距離最遠,兩種人物都短缺,因此中國不必擔心。
然而,23條我們已經逆天了一次;而且,歷史是會重複的。
公僕還是土皇帝?
政府不去保障工人維持基本的生存需求,指出只要搬回國內生活就能得到改善,而不去想想該怎樣才能令市民在香港生活也能擁有尊嚴

當我們連最基本的尊嚴及生活需要也得不到保障,除了親手把生命輾碎,我想不到,還可以怎樣面對這個社會。
肥力: 自毁的例子,此城在在皆有。然,不自毁,帶著衝殺味道的話,今年卻多聽了。而這種衝殺可不是職場或做生意的「博殺」,而是真有見血後果的衝殺。
嘉: TO 肥力:當生存受到壓迫, 死本能自然活躍, 要麼毀人, 要麼自毀。
特首民望插水原因
全篇只有一句:
如果人民憤怒了,很小事都可以成為導火線,引發更大的事件。
[樓市神話系列,三之一]
================================
感想出完全部才寫吧...
還有,三篇長度不均等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